查看原文
其他

《龙岩市客家文化保护条例》通过省人大常委会批准

文旅龙岩 2023-09-06

11月24日,《龙岩市客家文化保护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批准,该条例的通过标志着我市客家文化保护法治化、规范化水平迈上新台阶。

《条例》由市政府组织成立《条例》立法小组,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负责。对我市客家文化规划与保护、传承与发展、交流与合作、监督与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, 为客家文化保护构建起科学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;对擦亮我市“客家祖地”品牌、培养良好文化生态、传承海内外客家人共同的文脉和乡愁、打造全球客家文化高地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。

据介绍,我市是全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整体性保护较早的市。早在2008年,我市就着手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及创建工作,经过十年接续奋斗,2017年1月,客家文化(闽西)生态保护实验区最终获批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。2019年10月,省政府印发实施了《客家文化(闽西)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》。2020年6月,市政府制定实施了《龙岩市客家文化(闽西)生态保护实验区三年行动计划》。

自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,全市坚持“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”工作理念,完成龙岩市急需抢救性保护项目保护、龙岩市首批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记录工程,完成省级以上代表性项目保护、非遗传统工艺类项目保护、重点区域保护等保护规划,初步建立起一套科学化、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客家文化生态保护体制机制,扎实推动我市优秀传统客家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活力、绽放新的时代光彩。全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国家级新增2项、省级新增31项、市级新增198项,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新增1人、省级新增27人、市级新增135人,非遗传承队伍和传承人群持续扩大。创新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评审,在全国率先增设代表性项目实地考察环节、代表性传承人面试环节,提升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评审的科学性。建成非遗综合展示馆市级1家、县级5家,客家文化博物馆6家,建成龙岩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平台,率先在全国层面制定实施《龙岩市非遗传习中心(所)建设指导标准》,建成非遗传承体验中心(所)53个,在全省率先开发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网上申报系统,全市非遗传承体验基础设施更加完善。全市有85所中小学校开设非遗课,编纂8套非遗进校园校本教材,策划推出5条非遗研学精品路线,培育打造7条非遗旅游精品线路,我市优秀非遗展现出强大传承生命力。扎实推进非遗和景区融合发展,我市“看世遗永定土楼·体验非遗传经典”和“畅游非遗名城 尽享古韵风采”分别入选全国2019年度、2020年度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例。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入选“非遗旅游景区”,中央苏区金融街暨恋城1908文创街区、武平县兴贤坊文化街区、上杭县瓦子街历史文化街区入选“非遗旅游街区”。市、县(市、区)两级每年开展文艺演出、展览展示、公益培训、线上展播、非遗购物节、文化赛事、主题讲座、互动体验等超过800场次,非遗回归生活,贴近群众展现良好态势。



视频:海博TV综合编辑:文旅龙岩


往期回顾


致全市文旅企业的一封信

获奖名单公布 | 龙岩客家美食宴大赛“一县一桌菜”

市文旅局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

征稿启事 || “喜庆二十大·奋进新征程”癸卯之春——龙岩市美术作品展征稿启事



欢迎投稿

whly0597@126.com

0597-3305315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